《从长江的尽头回家》回望“海安舅舅”32年支教路 教育扶贫托起贫困县致富梦

发布时间:2020-10-15 20:26 来源: 全面粉丝在线 浏览:1399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10月16日晚,江苏卫视公益文化纪实类真人秀《从长江的尽头回家》聚焦海安支教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教师群体,选择支教团体中的朱朝书老师作为代表,深度描绘海安老师们自1988年以来这32年持续支援宁蒗教育的生动画卷。32年间,10个批次,281名海安老师奔赴千里外的宁蒗县支教。这场教育、知识的接力培养出2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很多学生成功走出大山,迈入大学校门,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命运。这一群海安老师,被宁蒗当地人亲切的称呼为——“海安舅舅”。在彝族家里面,舅舅是最尊敬的称谓。从“海安老师”到“海安舅舅”,传递了彝族人发自内心的敬意和感谢。

“海安舅舅”朱朝书扎根宁蒗支教27年

学生时隔22年回母校感念师恩

《从长江的尽头回家》节目中的主人公朱朝书,就是早年支教团中的一员。1993年,朱朝书自海安带着家人奔波千里来到了“小凉山”,成为了宁蒗民族中学的一名高中老师。1995年,当时的朱朝书在担任高三的班主任,老父亲在海安老家患病住院,他焦急万分,但学生们高考在即,时间分秒必争,作为学生“主心骨”的他只好托妻子回乡照料。而为了让儿子朱朝书安心支教,病情稍好的老父亲打算跟儿媳回宁蒗。长途颠簸加上气候反常,老人到了宁蒗便一病不起,短短十多天便离开了人世。朱朝书说,他的父亲,永远留在了“小凉山”。

节目中宗庸卓玛、杨昆在寻找到朱朝书老师后,悄悄的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节”师生见面会。当年朱老师的学生们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大山深处的他们,通过“海安舅舅”为桥梁,汲取了知识的养分,认识了外面的世界。他们中有继续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教授,有救死扶伤奋战医疗一线的医生,有选择回到家乡为宁蒗发展做贡献的村官……没有当初的“海安舅舅”,就没有如今这样丰富多彩的灿烂人生。

《从长江的尽头回家》不仅邀请了这批学生们录制了对朱老师想说的话,还把许多学生请到了现场,当年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少年们,如今都已是成熟稳重的从容壮年,他们相聚在一起,只为当面和朱朝书老师再说一声:“谢谢您!”已过而立之年的学生们回忆起朱老师曾经的敦敦教诲仍记忆犹新,“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回家吃土豆,是你的‘土豆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有时候简单朴素的话语却让学生们铭记于心,如此动人的场面不禁让朱老师潸然泪下,彭宇、宗庸卓玛、杨昆、谢安然等一众嘉宾也被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

用32年助力宁蒗成云南教育标杆

教育脱贫带动经济脱贫迈向新局面



32年间,281名海安教师累计培养了两万多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输送了一万多名大、中专生,其中有9名市高考状元和6名市中考状元。在海安教师的教育引导下,曾经贫穷落后的宁蒗成为云南教育的标杆。32年以来,前赴后继的海安教师们不仅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们学习到了各种专业的知识,更是将无私奉献的精神之种播撒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从生根到慢慢发芽再到长成参天大树,正是这样的精神带领大山里的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32年支教的持续性和规模化,培养出了千千万万走出偏远地区的有志青年,他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曾经的海安老师们也鼓励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在看过大都市繁华的同时,带着先进的思想、能力和技术回来,投身进自己家乡的建设中。

今年9月7日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宁海模式”不仅成为引领云南省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更开启了我国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先河。《从长江的尽头回家》用朱朝书老师的生动个例一方面展示了宁蒗教育发展的新风貌,另一方面更是用教育脱贫带动经济脱贫的生动写照。

32年来,宁蒗全县财政收入从1988年的696万元提升到2019年的3.1亿元,增长了45倍;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97元增长到2019年的19360元,增长了近百倍。宁蒗人的生活发展了巨大变化,支教老师们与宁蒗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谱写了当地教育扶贫的新篇章。同时,教育事业的发展反哺着曾经落后的山区,推动着贫困县脱贫摘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海安舅舅”带着使命,为宁蒗送去内源式发展的“发动机”。他们托起孩子们飞向大世界的翅膀,让贫瘠的土地结出希望之果,让更多山里的孩子绽放梦想。10月16日起每周五晚21:10关注江苏卫视《从长江尽头回家》,一起聆听8000里路支教的故事,敬请期待!

电影排行
数码产品排行
-